发布时间:2025-02-04 09:03:43
近年来,岫岩玉备受关注,其价格不断攀升。在各式各样的岫岩玉雕作品中,实用型的玉牌、手镯以及日常可佩戴和赏玩的作品深受藏家喜爱。然而,一种曾经受到藏家青睐的岫岩玉雕摆件,却在近年来逐渐被忽视。
自清朝起,岫岩玉摆件因其受到帝王青睐,成为玉雕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入近现代,玉雕出口业的发展更是巩固了摆件在玉雕艺术中的地位。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岫岩玉摆件当前的冷遇呢?让我们来探讨一下岫岩玉雕摆件的现状。
首先,原材料的获取面临挑战。随着岫岩玉料成本的上升和原材料的稀缺,玉雕摆件市场在原材料获取阶段就遭遇了难题。不仅稀缺的河磨玉和岫玉180料难以寻得,就连普通的花玉、岫玉也难以找到优质的大块料。因此,玉雕师更倾向于制作周期短、销售快的的小件作品,而不愿意将风险集中在一件作品上。这导致了优质、精工、艺术价值高的作品日益减少。
其次,摆件雕刻的学习难度大,学徒不多。摆件雕刻要求工艺精湛,既要有宏观的思维也要有微观的技巧,因此学习起来既耗时又费力。愿意学习摆件雕刻的玉雕学徒并不多,因为摆件题材广泛,从花鸟鱼虫到人物造像都需要掌握,整个学习周期长达七八年。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因此坐失青春,因此纷纷转行。
再者,消费群体和习惯发生了变化。近年来,玉器消费的市场和群体发生了转变。过去,玉雕摆件主要面向高端市场,而现在,玉雕市场的变化首先影响到摆件市场。在近年的玉雕评比中,使用上好河磨料或亮虚180料、黄白老玉雕刻的摆件已经很少出现。
最后,许多玉雕师在转型中遇到困难。许多原本雕刻大件的玉雕师转而雕刻小件,然而摆件雕刻和小件雕刻在实际操作上有很大差异。有的玉雕师转雕小件后,发现连基本的结构都掌握不好,更不用说美感。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摸索后,又转回雕刻大件,结果不但没有抓住小件的市场,连原本的大件市场也失去了,陷入了迷茫。许多专注于素活儿的玉雕人对于未来的传承表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