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14:56:19
按照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规定,高度超过100米的高层建筑需设置专门的避难层,以确保消防安全。100米以上的高层民用建筑,每15层应设置一个避难层,这是为了满足人员疏散的需求。避难层是指专用于消防避难的楼层,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安全的场所,供人们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暂时躲避。
避难层的设置方式多样,常见的有三种类型。首先,敞开式避难层是最简单的结构,通常位于建筑顶层或平屋顶上。这种类型的避难层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的优点,但其防护能力较弱,不能完全避免烟气侵入,也不适宜在寒冷地区使用。
其次,半敞开式避难层四周设有不低于1.2米的防护墙,上部设有窗户和固定的金属百叶窗,这样既能够防止烟气侵入,又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便于自然排烟。然而,这种类型的避难层仍然存在敞开式避难层的不足,不适宜在寒冷地区使用。
最后,封闭式避难层或间是最高等级的避难层,其四周和隔墙采用耐火防护墙,内部设有独立的空调系统和防排烟系统,外墙和隔墙一般不开门窗,如有门窗则使用甲级防火门窗。封闭式避难层能够有效防止烟气和火焰的侵害,并且不受外界气候的影响。
通过合理设置避难层,高层建筑能够在火灾等紧急情况下为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从而有效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