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22:06:00
1、通常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6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固定时,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伤害也越严重。安全电流,也称为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是指人体能够安全承受的电流值。
2、因此,致命电流通常为50毫安。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毫安考虑。人体对电流的反应:8~10毫安时,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毫安时,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毫安时,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毫安时,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3、安全电流是指通过人体的最低安全电流值,即1毫安。因为人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一般都是36伏,当电压在36伏时,线路中所通过的电流只有1毫安,只要电压没有超过36伏,人体就不会受到电流的危害。
4、行业规定,安全电压为36V,安全电流为10mA,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5、一般情况下,人体能够承受的安全电压为30伏,安全电流为10毫安。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人体接触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就越大,对人体的损害也就越严重。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是指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小值。
6、所谓的“安全电流”并没有统一严格的标准,因为不同的人对电流的耐受力可能是不同的。此外,电流对人体的伤害,跟电流强度、电流的类型(交流比直流的危害更大)、电流的频率、通电部位、通电时间长短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7、对人体安全的电流是20毫安以下。安全电压有5个等级:42V、36V、24V、12V、6V。为什么有5个等级呢?因为不同体质的人在不同的环境下对电压的承受能力不一样。比如体质好的人,在皮肤干燥的情况下,42V的电压对他来说是完全安全的。
8、安全电压36V,安全电流10mA。人体对电流的反应:8~10mA时,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20~25mA时,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50~80mA时,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90~100mA时,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9、根据电流作用下人体表现的特征,50~60赫的交流电10毫安和直流电50毫安为人体的安全电流。也就是说,电流小于安全电流时对人体是安全的。电流通过人体时,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电流通过的时间有长有短,因而有着不同的后果。
10、安全电流为10mA,致命电流为50mA。在有防止触电保护装置的情况下,人体允许通过的电流一般可按30mA考虑。
11、国家规定安全电压是36V,它是根据一般人群的人体电阻普遍大于1K欧姆计算得到的。实践证明,人的心脏通过电流40mA以上,就能致人死亡。U=I*R,所以,某人如果电阻特别小,36V也会电死人。人体对电流的反应:8~10mA时,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
12、电流强度越大,致命危险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死亡的可能性越大。能引起人感觉到的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为10mA,直流为50mA。人体对电流的反应。
13、安全电流又称安全流量或允许持续电流,是指人体安全电流即通过人体电流的最低值。一般1mA的电流通过时即有感觉,25mA以上人体就很难摆脱,50mA即有生命危险。主要是可以导致心脏停止和呼吸麻痹。影响发生触电后,电流对人体的影响。
14、电流达到50毫安以上,就会引起心室颤动而有生命危险。一般环境条件下允许持续接触的“安全特低电压”是24V。当1毫安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产生麻刺等不舒服的感觉;10~30毫安的电流通过人体,会产生麻痹、剧痛、痉挛、血压升高等症状。
15、电流对人体的伤害与电流强度、电流的类型(交流比直流的危害更大)、电流的频率、通电部位、通电时间长短等因素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