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04:28:49
1. 物体在通常情况下电荷平衡,不表现出电性,即不带电。
2. 外部作用,如摩擦,可能导致物体电子的得失,破坏电荷平衡,从而使物体带电。
3. 带电体可通过静电验电器检验其电荷类型和数量。
4. 电荷在物体上积累形成静电,这包括正电荷产生的正静电和负电荷产生的负静电。
5. 带静电体接触零电位物体(如接地物体)或其他电位不同的物体时,会发生电荷转移,表现为火花放电现象。
6. 例如,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体易积聚静电,接触他人或导电体时会放电,造成针刺感或可见火花。
7. 橡胶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的静电,橡胶棒带负电,毛皮带正电,这是静电产生的一个例子。
8. 静电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宏观上暂时停留在某处。
9. 人站立在地毯或沙发上时,人体电压可能高达一万伏以上,橡胶和塑料表面的静电电压可超过十万伏。
10. 消除静电的最简单方法是增加空气湿度,使用空气加湿器或离子发生器可提高空气导电性,有助于静电释放。
11. 对静电敏感的物体可应用抗静电剂以降低表面电阻,防止静电积累。
12. 静电敏感的半导体设备需使用防静电包装,操作时人员应穿戴防静电装备以保护电路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