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5 00:52:11
1. 在战国、秦汉时代,铁器的兴起带来了金银错工艺和漆器等新艺术形式,建筑业蓬勃发展,砖石雕刻技艺也日益繁荣。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题材广泛,较之前有了巨大进步。主要装饰纹样包括怪兽纹、蟠螭纹、虺纹、龙凤纹以及各种动物(如鹿、马、牛、羊、虎、雁、鱼等)的纹样和四神纹等。"四神纹",也称"四灵纹",由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四种动物形象构成,分别代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对应青、朱、白、黑四种颜色。此外,人物纹样也变得丰富,尤其是汉画象石、画象砖、瓦当等,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生产和战争的场景,简洁而富有深意。
2.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佛教艺术得以繁荣,图案艺术也受到宗教的影响。许多图案题材都与佛经故事相关。常用的纹样包括忍冬草(金银花)、莲花纹(象征美德)、玉鸟纹(吉祥鸟)和鹿纹(祥瑞的象征)等。"飞天"仙人形象的人物图案也出现,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理想和力量的追求。
3. 隋、唐、五代时期,封建社会中期,对外文化交流增加,工艺美术门类发展至空前高度。唐三彩、宋颂瓷、丝绸、金银制品等装饰图案繁多,色彩斑斓。唐代纹样丰满豪华,宋代纹样则秀丽灵巧。常用的纹样有卷草纹、宝相花、海石榴、花鸟纹等,以及几何纹等。
4. 元、明、清时期,封建社会末期的图案艺术保留了民族特色,并吸收了外国工艺的长处,装饰风格和花色品种发生了变革。景泰蓝是当时的新工艺,瓷器、织锦、砖雕、木雕等工艺也取得显著进步。常见的动物图案有狮子、孔雀、蝙蝠等,花卉果实题材有梅花、荷花等。此外,还有以器物形象构成的图案,如古玩、金石、陶瓷器等,称为"博古纹"。
5. 我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的来源大致可分三部分:一是来自民间工艺,如陶瓷、刺绣等,这些作品通常朴实、粗犷,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二是来自宗教艺术,如庙宇壁画、塑像服饰等,其中敦煌图案是佛教传统图案的精华;三是来自封建帝王等贵族的工艺品,这些图案精细华丽,反映了当时奢侈物质生活和空虚的精神生活。
6. 这些图案是能工巧匠吸收外来文化创造的艺术风格,构图严谨,理想丰富。它们构成了我国传统图案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