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8 02:08:32
1. 中国是全球淡水珍珠的主要生产国,产量占全球的95%以上,浙江省诸暨市更是全国淡水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最大基地,产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有“中国珍珠之乡”的美誉。这为我国珍珠深加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2. 珍珠是由软体动物生产的硬而圆滑的产物,主要应用于首饰和珍宝行业。珍珠的特有光泽是由光在透明真珠质层上的反射和衍射造成的,真珠质层越薄越多,光泽越漂亮。一些珍珠的荧光是由不同真珠层对入射光的不断折射形成的。一般珍珠呈白色,带有米黄色或粉色的光泽,也有黄色、绿色、蓝色、棕色或黑色的珍珠,黑珍珠因其稀有而昂贵。
3. 珍珠主要来源于瓣鳃纲软体动物,这些动物特定的上皮细胞会分泌碳酸钙,主要由贝壳硬蛋白粘合在一起的文石和方解石构成,这种混合物称为真珠质。珍珠的生成原因包括外套和甲壳的受伤,这时珍珠会作为伤口分泌物产生。人工珍珠注入的是由外来上皮包绕的真珠质核。这些动物分泌的珍珠形成需要数月到数年不等,大颗粒的珍珠形成对动物来说可能是致命的。
4. 珍珠,又称真珠、蚌珠,在古代文献中有不同的称呼和记载。我国在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就开始有淡水珍珠的记录。珍珠在古代被认为具有珍贵的价值和象征意义,是皇族和贵族的专属装饰品。
5. 我国的淡水珍珠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禹时代。古代文献中有关于珍珠的描述,如《尚书·禹贡》记载了珍珠作为贡品的情况。自秦汉以来,珍珠饰品的发展十分迅速,成为权贵阶层的象征。
6. 汉朝时,珍珠根据地域性被分为南珠和北珠。北珠主要是指东北地区的淡水珠,史称北珠,而南珠是指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史称南珠。北珠一直是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专享贡品,而南珠则以其独特的色泽和品质备受皇室喜爱。
7. 清朝康熙年间,北珠的颜色和品质受到了特别的赞誉,被视为珍品。然而,由于滥采,北珠在清朝后期逐渐枯竭,现在故宫博物院里陈列的珍珠,大多为合浦出产的海水珠。
8. 中国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人工养殖珍珠的技术,但并未对外公布。19世纪末,日本人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书籍,掌握了珍珠养殖技术,成为日本珍珠养殖的奠基人。现在,世界上只认可日本珍珠养殖技术,这是中国的遗憾。其他有珍珠记载的国家,如印度、古罗马、埃及等,珍珠发展历史也有4000多年。西欧人喜欢珍珠则是近2000年的事。在最近的四五百年的时间里,西欧人对珍珠的喜爱达到一个顶峰,要求佩戴珍珠的人必须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名门望族,普通平民不得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