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4 06:05:51
房贷高评一般是指在房屋买卖,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将房屋评估价提高,从而达到高额度的贷款,一般用于二手房,且主要是过去银行审批政策不严格时产生的,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逐渐加强和银行自身风险意识的提高,高评高贷越来越难。
高评就是高评估值,高贷就是高贷款额。是评估公司和银行合演的一出戏,让房屋评估价高于市场价,以便买房人多贷款。银行、评估公司以及买房人都会从中获益。出现在贷款买房的情形当中。高评高贷多数是中介操作。
假设买200万元的房产,按20%首付需支付40万元,但通过评估公司把房价“高评”到250万元,可变成首付50万元、贷款200万元。中介可以先垫付50万元首付给卖方,待200万元银行贷款打到卖方账户后,卖方再将50万元归还中介。
“高评高贷”周期约1个月,买方只需支付这50万元“过桥资金”1个月的利息,相当于零首付购得一套200万元的房产。在该流程中,中介多以自有资金进行“过桥垫付”,并从中获取服务费及过桥资金利息。
扩展资料:
房贷高评的风险
一、交易成本
只看见自己可以提高贷款金额的部分,却忽视了其他随之而来的成本。按照昆明二手房的交易习惯,正常情况下的交易税费通常都由买方承担,那么高于实际成交价的交易价格必然导致税费的直接增加,那么价钱随之增加。
二、未来风险大
加之房价的不断上扬,想“高评高贷”,必然要经得卖方的同意,将签订《二手房买卖合同》的交易价格高于双方约定的实际价格,合同对应的首付金额也会高于实际支付的首付款。
成交时,卖方愿意配合完成交易手续和银行贷款的配合工作,但卖方可能随时梦中惊醒,想通了自己还有多余的首付可以收,马上提出你并未按照合同履行首付款支付的质疑,甚至是起诉。
三、产生更多的“老赖”
在房价高歌猛进的时期,“高评高贷”成功地办理了贷款,帮银行完成了考核任务,可房价一旦回落,就有可能出现房不抵债(房屋价值低于贷款余额)的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法制日报:遏制“阴阳合同”须消除信息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