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5 14:54:50
我在早晨跑步的时候想到了今天要讲的新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我觉得学生最难懂的一个历史名词就是“北向户”。因为在我上学的时候就很少出现这个名词。只是在《史记》中出现过,当时我读《史记》的时候也是不太懂。那么我因该如何向学生们解释呢?我思考了很久…… 大家知道秦朝的疆域: “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何为北向户呢?有的解释是这样的,北户在极远的南方。《淮南子?地形训》又称作"反户"。高诱注:"在向日之南,皆为北向户,故反其户也。"那么为什么要北向呢?这个问题很是简单,首先想一下就我们北方的房子的正门为什么是朝向南的呢?学生们回答说“为了得到更多的阳光.”有的说“为了取暖”等等。对,非常对。我更了他们肯定地回答。只要这个常识能够知道,那么南向户就迎刃而解了。就是为了防暑,为了躲避毒烈的日光。因为我国的南方离北回归线很近,所以每天的阳光照得让人难受。那么人们为了在房子里凉爽凉爽,造房子的时候就把门户朝北。所以,秦朝的疆域把中国南方门户朝北的这种现象作为地理位置的代名词。南方就是“北向户”。那么我们就成为“南向户”了。只是历史上没有这种说法而已!呵呵。学生们听得很明白,我也感到很成功,很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