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00:51:29
高技术倾向的建筑思潮,通常被称为高技派,在西方被称为“High Tech”。随着时代的演进,这一思潮已经不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风格流派,而是变得更加多元和复杂。它强调在建筑中采用新技术,并在美学上突出这些技术的特点。
自设计产生以来,人们始终在探索新的设计理念。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少数人的创新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形成了所谓的“流派”。这些人的作品不仅反映了社会的发展方向,而且顺应了历史潮流。设计因此成为时代的产物,与建筑、绘画、音乐以及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共同预示着未来的发展趋势。设计先驱们往往是思想的先锋。
密斯·凡·德·罗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华为艺术。”这句话表明,建筑艺术的一个新流派正在高科技的基础上形成。
高技术在建筑中的主要表现是强调技术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建筑的样式上。自60年代末以来,高技派建筑不仅采用了高技术手段,而且在形式上也极力展现技术的结构、材料、设备、工艺以及建筑的拆卸或扩展可能性。
高技派的出现与60年代末的技术乐观主义情绪有关,也与战后新材料和新结构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不无关系。
然而,一些人认为高技派只是单纯地炫耀技术,将技术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在这种背景下,超高技设计应运而生,它是对高技派的一种讽刺,将技术当作符号进行嘲弄。例如,伦敦的“独体集团”成员隆阿拉特设计的“混凝土音响”,就是以一种颓废的形式来讽刺对高技术的盲目崇拜。
近年来,高技派开始重视地区文化、历史环境和生态平衡。许多知名建筑师,如福斯特、格瑞姆肖、霍普金斯等,都在作品中融入了这些元素。他们的作品不仅采用了智能化技术,还运用了传统的被动式环境控制技术。
高技派的建筑师们认为,技术原则是建筑观、美术观和历史观的核心。他们强调适宜技术的重要性,并将其视为对高成本结构和昂贵生态技术的理论性修正。
著名的艾菲尔铁塔和蓬皮杜艺术文化中心都是工业技术的产物,它们最初并不被广泛接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接受了这些艺术化的技术建筑。
高技派建筑面临的问题是如何让新技术顺应建筑艺术,还是根据技术的特性去创造新的建筑艺术。技术的进步不仅不会导致建筑艺术的消亡,反而会推动艺术的发展,让新建筑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