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9 01:19:23
脚手架工程
a.构配件
(1)构配件选用和测算依据
1)选用
本工程脚手架采用Φ48,3.5mm壁厚钢管和相应的扣件、密目安全网、大眼网脚手板等。其中钢管规格从0.5m到6m不等,扣件主要有转轴、十字、接头扣件。碗扣脚手架也采用Φ48,3.5壁厚钢管和相应的扣件、主要有1.0×1.0m、1.2×1.2m、1.5×1.5m等几种规格。脚手板主要有2m和3m两种。
2)测算依据
脚手架投入量:用于模板支撑的部分钢管架料按照1.5层的量考虑:外脚手架钢管用量按照全封闭脚手架考虑;安全网按照外脚手架满挂考虑。
(2)检查与验收
1)钢管的有关检查规定
钢管、扣件、安全网等必须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所有构配件必须具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实验方法》(GB/T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碳素结构钢》(GB/T700)中Q235.A级钢的规定。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痕。
钢管外径尺寸48mm允许偏差为0.5mm;壁厚3.5mm允许偏差.0.5mm;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mm;
修整检查应每年一次。检查时,应在锈蚀严重的钢管中抽取三根,在每根锈蚀严重的部位横向截断取样检查,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允许偏差为≤0.5mm,超过此规定不得使用。
所有新、旧钢管表面必须刷防锈漆,分规格做好标记。
2)扣件的有关检查规定:
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进行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进行更换;
新、旧扣件均进行防锈处理。
3)木脚手板的检查规定:
木脚手板的宽度不宜小于200mm,厚度不应小于50mm,两端应各设直径为4mm的镀锌钢箍两道;
木脚手板应采用杉木或松木制作,其材质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J5)中Ⅱ级材质的规定;
腐朽的脚手板不得使用。
(3)安全管理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当有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雾、雨、雪天气时应停止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作业。雨、雪后上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并应扫除积雪。
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件。
不得在脚手架基础及其邻近处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搭设脚手架时,外侧应有防止坠物伤人的防护措施。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工地临时用电线路的架设及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等,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有关规定执行。
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b.外檐扣件式脚手架体系
(1)基本构造要求
本工程外檐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立杆横距为1.50m,纵距为1.50m,步距为1.50m,双排里立杆离墙面为0.30m,小横杆间距0.7~0.9m。
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周边,基础采用素土夯实,高于其他室外地面200~300mm,并浇筑两道厚200mm、宽500mm的混凝土地梁,强度等级C20;
立杆的接头位置应错开在不同的步距内,大横杆错开2.0m。
立杆的垂直偏差要求,角柱垂直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