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3 14:51:08
一、氨气泄漏处理方法
1. 少量泄漏:迅速撤离现场人员,避免吸入蒸气。使用呼吸器的人员应进行泄漏处置,注意不进入可能汇集氨气的局限空间,并加强通风。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堵漏,使用砂土、蛭石等惰性吸收材料收集泄漏物,并转移到安全地带。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缓慢开启阀门泄压,收集的泄漏物应置于密闭容器中妥善处理。
2. 大量泄漏:紧急疏散在场人员,并向风向的上风向转移。泄漏处置人员身着全封闭重型防化服,佩戴空气呼吸器,在个人防护措施完善后,使用喷雾水流稀释泄漏区域。采用无火花工具封堵泄漏点,并报警通知政府、消防及环保、公安交警部门,详细报告事故情况。避免接触或跨越泄漏的液氨,加强通风,禁止吸烟和明火,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或翻转容器,喷雾状水抑制蒸气,但忌用水直接冲击泄漏源。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等,避免进入受限空间。清洗后,所有防护装备和设备需清洗消毒后方可再次使用。
二、氨气的危害
1. 吸入危害:氨的刺激性是明显的有害浓度警示。长期接触低浓度氨气可能导致嗅觉疲劳而难以察觉。吸入氨气后的中毒表现包括:轻度吸入可能导致鼻炎、咽炎、喉痛和发音嘶哑。氨气进入气管、支气管可能引发咳嗽、咯痰,甚至咯血和肺水肿,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2. 皮肤和眼睛接触危害:低浓度氨气可迅速刺激眼睛和湿润皮肤;高浓度氨气接触可能导致严重化学烧伤。急性轻度中毒表现为流泪、畏光、视物模糊、眼结膜充血。皮肤接触可能引起剧痛和烧伤,伴有咖啡样着色,严重时可导致深度组织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