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装修问答

装修问答

屈家邻文化遗址

发布时间:2025-01-24 11:05:22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京山县城西南30公里的屈家岭村。屈家岭遗址屈家岭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废墟的遗址。遗址坐落在一片椭圆形的岗地之上,地势缓平,附近丘陵起伏,青木垱和青木河由东西两侧环绕其南,交汇合流,土地肥沃,物产丰富。遗址发现于1954年,至今经过多次的发掘和深入研究,发现这种遗存具有许多独特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年代为距今约4000余年。

屈家岭遗址出土物中以彩陶纺轮、彩绘黑陶和蛋壳彩陶最具特色。陶制的鼎、豆、碗等器皿均为双弧形折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性质的文化分布在湖北境内的江汉平原、西北山地和河南省的南部与湖北相邻的地带,分布较广,文化面貌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该遗址中所保留的大量生产工具和粳稻谷壳表明,“屈家岭人”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饲养、渔猎、纺织等业;农业和手工业已有分工,制陶业相当发达,陶器的品种丰富,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彩陶器、陶质禽鸟模型及玉饰品,反映出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农业的进步和象征父权崇拜的“陶祖”的出现,说明其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父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该遗址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即国家公布的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遗址中可发现屈家岭文化稻作的痕迹,动物方面有鸡、羊、狗、猪等遗留,出土的大量陶纺轮证明其纺织甚为发达。建筑方面,烧土块作为建材已十分成熟。此外发现大量墓葬建筑,多有陶器随葬。陶器继承大溪文化的圈足器,但有更多的鼎器。

屈家岭文化大部分陶器相当朴素,有些则有压印或彩绘图案。屈家岭文化仿效大溪文化,出现许多带有圈足、底座支柱的陶器。陶器上出现的许多纺锤状螺旋涡纹图案显示当时织品纺织可能十分盛行。

早期遗存主要包括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下层,朱家嘴,湖北武昌放鹰台遗址下层,湖南安乡划城岗遗址中层等。这一期的特点是,石器磨制较为粗糙,许多石器的边缘常有打琢痕迹。陶制工具中,大型黑、灰陶纺轮颇有代表性。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圈足器比较发达,其中朱绘黑陶最具特征。彩陶多为厚胎,有些纹饰具有仰韶文化的风格。中期是屈家岭文化的鼎盛时期,分布范围最广,代表性遗存有:屈家岭遗址晚期一、二,湖北青龙泉遗址中层,宜都红花套遗址第四期,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等。这一期的房屋发现较多,工具以石器为主,磨制较早期精细,陶制工具较少,以彩陶纺轮为代表。陶器以灰陶为主,黑陶次之,红陶数量很少。种类和数量都有很大增加,典型器物有矮足罐形鼎、高圈足杯、三足碟、直口长颈扁腹壶等。彩陶数量增多,彩壳蛋陶是屈家岭文化的代表。一些器皿如大型陶锅、缸形器皿等,与中原地区的庙底沟文化二期有相似特征。晚期的主要遗址有:天门石家河遗址下文化层,均县观音坪遗址下层等。晚期的石器以长方形石斧、双孔石刀和有铤石镞为代表。彩陶纺轮数量更多,形制变小,有太极图式和对称双弧线中夹斜线彩纹。陶器仍以灰陶为主,红陶数量有所增加。袋足炊器(鬶)的出现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文化已经向青龙泉文化三期过渡。

本站热点

热点tag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