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2 19:56:51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标志着中华民族在与凶残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迎来了民族的独立与解放。紧接着,浙赣铁路局接管了浙赣、南浔两线,并着手进行战后的修复工作。1946年5月1日,浙赣铁路局重建,成立了南浔、饶向、南萍、萍株等工程处,负责修复改善工程。整个修复工程的费用惊人,总计需783余亿元,其中包括大量国外主要材料,如15404吨桥钢料,127935吨钢轨及配件,205万根枕木,以及87000桶水泥,这些材料的价值几乎相当于新建一条铁路。
南浔铁路在抗战胜利后被划归交通部,称为浙赣铁路南浔段。然而,铁路已被日军改作公路,车辆改用汽车。1946年6月,南浔修复工程处成立,李绍德任处长,尹之任和丁士英为副处长,开始了修复计划。10月,浙赣铁路局提供了工料和建材。为加快进度,1946年9月,试图租借南昌至九江的长途铜线,但未获许可。随后,工程处紧急架设了与地方电话局的联络线,利用长途电话进行沟通。
桥梁修复工作始于1946年8月,优先处理破坏最严重的部分。至1947年3月,所有桥梁墩座已全部竣工。原有的钢梁经过维修,加上从樟树、九江等地收集的工字梁,共安装了40座正式桥梁。1947年6月15日,南浔线在牛行举行了修复通车仪式,场面盛大,吸引了上万南昌市民参加。通车后,木便桥等临时设施逐渐被替换为正式桥梁,工程处员工人数也随着工作扩展至1164人。
1947年6月18日,南浔铁路全线复轨试车顺利完成,汽笛声与爆竹声交织,吸引了五千名远近民众前来观看,尽管未举行正式通车典礼,但其盛况是空前的。这次事件标志着南浔铁路在经历了漫长的战争破坏后,终于在1947年6月19日恢复了往日的繁忙与生机。
扩展资料
南浔铁路自九江至南昌,长128公里。1907年1月开工后,曾几度停工,到1916年5月竣工。这条铁路开始时由商办江西铁路公司于1904年集资兴建。1906年发现有日资渗入。1912年改为官商合办。南京政府时期收为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