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14:52:45
刨子拼音bào zi
基本释义
推刮木料等使平滑的工具。
详细释义
刨子[bào zi]
刨平木料表面的工具。一般是由一个刀片斜嵌在长方形木块内构成,也有以铁架构成者,双手把住,在工件上推动。
根据《花城》1981年第3期:“侯木匠带上木匠家伙,来给窑洞安门板,刨子‘哗哗’地响着,斧头‘吭吭’地叫着。”
百科释义
刨子,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bào zi,是用来刨直、削薄、出光、作平物面的一种木工工具。从发掘的文物来看,中国至迟在宋元就有了刨子。
刨子的应用使得家具突飞猛进。中国明末的硬木家具飞速度发展,并很快影响到宫廷。全世界还没有一个民族用这么硬的木头做家具,这是中国人与众不同的一个价值观。
咱们的硬木是入水即沉,比重大,质地非常好,光泽都是紫檀那种幽暗的。
工具简介
刨子
推刮木料等使平滑的工具
刨子传说由中国古代工匠鲁班所制造
用来刨平、刨光、刨直、削薄木材的一种木工工具。
一般由刨身(刨堂、槽口)、刨刀片(也叫刨刃)、楔木等部分组成。
按刨身长短、形状、使用功能可分长刨、中刨、短刨、光刨(细刨)、弯刨、线刨,槽口刨、座刨、横刨等。
平推刨子在罗马时期就已经广泛使用,在山东菏泽发现的元代沉船中发现与现代样式差不多的平推刨子。
刨子的发明有很多种说法,但因缺乏具体的历史依据考究,无法证明刨子是国外传入还是元朝以前我国先民就发明了刨子。但古代平木工具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存在。
由来
中国无论器具还是建筑,应用木材最多,并且工艺也最精美。木材质存世极难,但就可见汉唐(包括出土)遗存的工艺而言,就证明使用了刨子这种工具。
认为中国的刨子只是推没有后拉,那就错了。
刨子只是成为大件制做中受欢迎才渐渐淘汰或者渐渐少有使用前后滚刀刨,在民间依然存在双刃或多刃滚刀刨,比如有的地区手工匠人制做传统小木器,甚至包括家具及寺庙建筑中的细活小件,都支使用,记得曾经见过三种
一是与欧式刨不同,只是一把上多刃线的刨刀(称刨刀或刨子),
二是硬木(基本是红木中的黑檀木,紫檀木等)套夹,具体式样结构已经记不清楚,刀刃在中间,手柄处用丝麻或皮绳缠绕并以木楔叫紧,
三是硬木夹具中间是刀,手控制。可惜,难见这种旧工具,已经基本被新工刨子取代,所以我们才会因几乎难见而认为不曾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