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7 11:43:41
圆管涵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农村公路路基排水的结构类型,因其力学性能优越、构造简洁、施工便捷、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而被普遍采用。最为常见的圆管涵材料为钢筋混凝土圆管,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可靠性。
圆管涵的施工工艺流程包括测量放样、地基处理、管座基础浇筑、管节安装、剩余管座基础浇筑、接缝处理、洞口砌筑和涵背回填等环节。测量放样时,需确定涵洞平面轴线位置、长度及施工宽度,并用石灰标出边线。
在管座基础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包括清理、平整、夯实至设计要求。管座基础一般采用混凝土或浆砌片石材料,混凝土基础需分两次浇筑,管下基础厚度约20厘米,管节安装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基础混凝土标号不低于10号。在浇筑前,可先铺设10厘米砂砾垫层,以增强基础均匀性。为适应地基不均匀沉降,管座基础需设置沉降缝。在岩石地基上,可直接铺设厚度约5厘米的垫层混凝土。
管节安装应在基础强度合格后进行。安装前,在基础上标出涵管中心线,并先安装进、出水口处的端部管节以控制全长,然后逐节安装中部管节,保持整体轴线不偏位。各相邻管节底面不应错口,安装时需用水平尺检查对接头处。相邻管节接缝宽度不超过1~2厘米。为防止接头漏水,对接缝处进行防水处理,常用热沥青浸透麻絮填充,再用热沥青填充,最后用涂满热沥青的油毛毡包裹两层。有条件时,可对管身段进行涂热沥青防水处理。
圆管涵洞口通常采用端墙式(一字墙)洞口,可用砌石或混凝土浇筑。端墙外用锥坡与天然沟槽及路基相连。石料丰富地区也可采用八字墙洞口。为防止水流冲刷,需铺砌加固进口沟床及出口沟槽,铺砌长度不少于1米,流速较大时可延长铺砌或加深截水墙。
涵背回填应从涵洞洞身两侧不小于2倍孔径范围内进行水平分层填筑、夯实,填筑材料宜选用透水性好的砂砾。施工完成后,圆管涵需满足整体质量要求:涵洞顺直、进出口平顺,涵管无阻水现象;外观上要求帽石、一字墙或八字墙平直、无翘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