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2 08:35:53
最近网络上关于房价是否会上涨的讨论不断,有人依据土地市场变化,指出土地供应紧缩和出让金减少预示新房供应减少,从而推断房价将上涨。然而,这种简单的供需逻辑忽略了房地产市场的复杂性。
实际上,去年类似观点也曾出现,但实际情况并未按照预测发展。直到2023年,全国房价并未因土地供应减少和出让金下降而上涨,相反,房价持续下跌。这表明当前市场分析存在根本性错误。
土地出让金减少并非房价上涨的前兆,而是反映市场冷淡的指标。质疑者声称,这会增加财政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我国财政收入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土地出让金虽不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但属于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一部分。
2023年,全国财政收入总计约30万亿元,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约5.8万亿元,占财政收入的10%左右,不足以引发全国财政危机。
虽然土地供应量确实减少,主要集中在三四线城市和郊区,但市场上的房源并未因此减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商品房和住宅待售面积持续增长,说明土地供应减少并未导致房价上涨。
分析发现,土地供应减少主要集中在低库存区,而一线和主城的减少幅度较小。政府因财政压力降低主城区优质地块售价以吸引开发商。武汉土地拍卖中大部分地块成交价低于预期便是例证。
同时,二手房市场正在崛起。2023年1至11月,全国二手房交易量占比高达37.1%,创历史新高,部分地区二手房交易量超过新建商品住宅交易量。这背后原因包括政策调控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金融市场支持等。
展望2024年,新房市场若不降价甚至涨价,而二手房市场继续下跌,新房与二手房价格差距将扩大。二手房市场的实物特性吸引买家,新房市场份额可能缩小,新房涨价空间受限。
目前,房地产市场处于转型期,多数城市房价实际上在下降。2024年及以后房价走势将受政策导向、人口红利、经济形势和就业状况等多方面影响。政府政策、人口结构变化、经济环境和就业状况是关键因素,房价走势取决于综合考量。2024年后房价走势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