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9 18:24:34
历史梅是中国独有的传统花果,有着3000多年的使用历史。自《书经》中的记载“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到《礼记·内则》的“桃诸梅诸卵盐”,以及《诗经·周南》的“摽有梅,其实七兮”,我们可以看出梅子在古代作为调味品,是祭祀、烹调和赠送的必备之物。自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野梅被驯化成为家梅,也就是我们现在熟知的果梅。1975年,考古人员在安阳殷墟商代铜鼎中发现的梅核,证实了至少在3200年前,梅已经被用作食品。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约始于汉初,《西京杂记》记载了汉初修建上林苑时,各地进献名果异树,其中包括朱梅和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既有观赏又有果实,可能是江梅、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的《蜀都赋》中描述了“被以樱、梅,树以木兰”的情景,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被用于城市绿化。
南北朝时期,艺梅、赏梅、咏梅的风气更盛,梅花逐渐以花闻名于天下。例如,宋武帝女儿寿阳公主在含章殿檐下卧眠时,梅花落于额上,至今仍被称作“梅花妆”,宫人争相模仿。文人墨客咏梅、写梅的作品层出不穷,如鲍照的《梅花落》、萧纲的《梅花赋》等。
隋唐五代,艺梅渐趋兴盛。据传,在隋唐之际,天台山国清寺的章安大师亲手种植梅树,唐代的宋景也有《梅花赋》中提到“独步早春,自全其天”的赞美。李白、杜甫、柳宗元、白居易等诗人都有咏梅的名篇。梅花品种主要分为江梅型、官粉型,四川地区在唐代开始出现朱砂型品种。
宋代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梅诗词、梅文、梅画、梅书纷纷涌现,艺梅技艺显著提高,花色品种增多。著名诗人如林逋、苏轼、秦观、王安石、陆游等都有大量咏梅作品。范成大的《梅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梅花的专著,其中详细记录了多种梅花品种的培育方法。
元代的王冕爱梅成癖,在九旦山种植了上千株梅树,其《墨梅》画、诗闻名遐迩。明代艺梅规模和水平继续发展,咏梅之风盛行,杨慎、焦宏、高启、唐寅等名家均有梅花诗作。清代陈昊子的《花镇》收录了多种梅花品种,包括前所未有的“台阁”梅、“照水”梅。
明、清时期,艺梅在苏州、南京、杭州、成都等地形成规模,品种不断增多。王象晋的《群芳谱》记载了19个梅花品种,分为白梅、红梅、异品三类。梅花的病害种类繁多,如白粉病、缩叶病、炭疽病等。防治白粉病可在湿度大、温度高、通风不良的环境中采取措施,缩叶病可用1%波尔多液或托布津防治,炭疽病则用70%托布津或代森锌液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