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22:51:32
珠海用了40年时间,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了让人钦慕的国际大都市,现在人口已经超过了200多万,生产总值接近4000亿元,人均GDP更是达到了接近18万元,位居全国第四,广东第二。珠海的发展离不开中国政策的倾斜,尤其是改革开放吹响了珠海迅猛发展的号角。
1979年珠海被定为中国四大出口特区之一,第2年改名为经济特区。香洲毛纺厂可以说是珠海也是中国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之一。当时这个企业工人的收入就拿到了三四百块钱,而在内地只有几十块。珠海经济能够迅速发展,正迎来了国内第一波下海潮,当时中国顶尖人才纷开始南下进入经济特区创业打拼。比如柳传志,张瑞敏,李经纬等人。
珠海为了能够提高就业人员的就知识水平,创办了珠海广播电视大学,珠海教育学院等高等学府利用业务时间让他们进行知识充电。珠海政府还委托一些高校代他们培养一些刚毕业的年轻干部。珠海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广招贤才,如帮他们解决户口、住房以及配偶工作的问题。珠海政府尤其愿花大力气下血本引进具有高科技才能的人员。1984年到1986年就有1.6万外来人才在珠海扎根落户,这是珠海经济崛起的早期重要建设者。原先在南京化学研究所做行政人员的董明珠,就是在这个时候南下到了珠海海利空调公司,做了一名销售员。到了1984年,珠海的国内生产总值上涨了55%。
1992年1月,中国政府提出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珠海政府随即提出了新的发展战略,重奖有重要科技贡献的人员。政府希望通过加大奖励将一流的科技人才留在珠海,提升整个城市的创造力和活力。1992年,一个叫迟斌元的技术人员,从珠海市长手中接过了一辆奥迪汽车的车钥匙和28万元的支票,成为了首批科技百万富翁。1992年底聚焦于高科技的珠海高新区建成。高新区担当了为珠海产业发展再造动能的历史使命。92年中国改革浪潮又掀起了新一波巨大的涟漪。珠海趁势而动,勇往直前。史玉柱在珠海建立了巨人高科技集团,22岁的雷玉军加入了珠海金山公司。格力空调也横空出世,1994年销售冠军董明珠个人收入就达到了1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