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18 02:14:08
岳阳,古称岳州,中国古代茶区之一。在这块土地上,不仅有许多关于茶的,也有不少与茶相关的遗址。
(一)陆羽《茶经》中的岳州窑
在风光秀美的湘江河畔,有一座命名为岳州窑遗址的博物馆,该遗址于1997年发现于湘阴县县城文星镇马王墈,清理出隋代龙窑一座,出土大量青瓷器物和匣钵,其中完整和比较完整的700多件,可修复的数千件;同时出土的南朝时期太官青瓷碗残片,证明岳州窑带有官窑性质。2003年,岳州窑遗址上建博物馆;2010年初,博物馆开辟地下展厅,陈列大量精美青瓷,有通道连接到隋代龙窑旧址。
为什么岳州窑建在湘阴县城而不建在岳阳市内?弄清这个问题,恐怕要从寻根湘阴的窑文化开始。在湘阴,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湘阴有个万窑窝,要进城门过窑坡。隋唐时代,湘阴属岳州,当时的湘阴倚湘江而商业兴旺,制陶业逐渐发展起来,县城南面逆水往长沙方向有八甲窑、杨山湖窑、青竹寺窑、铁角嘴窑、窑头山窑、白梅窑、长沙窑,北面顺水往岳州方向有乌龙嘴窑、三峰窑、云田窑、鹿角窑等,几乎将整个湘阴的地域形成了一个窑的世界。湘阴县旧属岳州,故名岳州窑。
对岳州窑描述最早的是唐代陆羽,陆羽《茶经》记载:碗:越州上,鼎州、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茶经》记述说明,岳州青瓷是唐代上等的盛茶工具,把团茶碾碎后泡在青瓷茶具中,最能显现茶汤的颜色,特别适宜品饮。
陆羽《茶经》写到的岳州碗和岳瓷,还在许多诗词中有记载。唐代诗人刘言史(约812年)有诗:湘瓷泛轻花。黄矞《瓷史》认为:谓之湘瓷,必在湘中。又说:岳州即湘也。其后,诗人李群玉在大中六年(852年)以后写的一首题为《石潴》的五言律诗也是写岳州窑的。诗云:焰红湘浦口,烟浊洞庭春。湘浦口,即指石渚口的兰岸嘴一带。
2000年在湘阴县文星镇马王墈发现的岳州窑遗址为原龙窑原址,为保护原窑址,2002年县政府决定兴建岳州窑博物馆。该博物馆为三层仿古建筑。一层为陶瓷制作展示室,建电脑窑炉,复原岳州窑青瓷。厅正面墙上嵌挂着用黑色蒙古石阴刻的《岳州窑记》,并设有岳州窑精美器物的展橱。大厅中央,小锈钢护栏护着长4米、宽3米的特大玻璃罩。透过玻璃罩,打开地下灯,一条由北向南的隋代龙窑呈现眼前:那一排排摆得整齐的匣钵和匣钵巾存留的器物,闪耀着古代文明的光辉。二层为岳州窑青瓷精品陈列室,在中间的陈列大厅,展览原址中发掘的岳州青瓷物品、窑具共300多件。这些青瓷造型古朴大方,晶莹润泽,清淡雅致,器物丰富,有碗、盘、瓶、高足盘、四系罐、八棱短流壶等。岳州青瓷碗的足以圆饼形和玉璧形居多,高足盘、八棱短流壶具有鲜明特色,它注重装饰艺术,纹饰以印花为主,并配以划花,此外还有浮雕莲瓣纹装饰的,风格独特。岳州窑以生产日常生活用品为主,如碗、钵、盘、盂、洗、壶、坛、罐等。釉色以青色为主,同时有大量茶具,这些物品青釉莹洁闪光,透明或半透明,多作玻璃质开片,往往上半部施釉,下半截露胎,垂釉如泪。三层为休息场所,参观者可在楼上休息,也可上楼鸟瞰全城,饱览湘江风光。
值得一提的湘阴县收藏爱好者胡保民,年已古稀,十几年如一日,坚持对岳州窑的研究,17年来共收集200多件岳州窑陶瓷器,有44件藏品入选中国十大期刊之一的《艺术》杂志,其藏品成为目前国内外专家研究岳州窑青瓷的活教材。并与我国著名陶瓷研究专家周世荣一起合著《岳州窑新议》一书。岳州青瓷,沉睡千年始出炉。岳州窑揭示了唐代陶瓷史上光辉的一页,也说明了唐代的岳州茶叶有着同样的灿烂光辉,岳州窑遗址博物馆,现为岳阳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二)茶马古道的南方起点
在临湘市聂市镇,有一条长约一公里的聂市古街,如同一条巨舟停靠在聂市河西侧。曾经因茶叶而富裕的聂市,已被列入湖南省历史文化名镇。明清时期,聂市古街一带却是沟通临湘老城与商埠的黄金通道,街道青石板中央被车轮碾出的一条深深的痕迹,那数不清的茶叶商号,那蜿蜒曲折奔腾不息的聂市河,记载着古镇茶市的辉煌,叙述着那鲜为人知的茶马故事。
聂市被誉为是我国茶马古道和中俄茶叶之路的南方起点之一,古镇有着许多茶文化遗迹遗存和史料记载。聂市街是一字长街,9条小巷,11个码头,清代至民国年间共200家店铺,其中茶行20余家。聂市古镇因茶而兴旺,人称小汉口。据史料记载,光绪初叶,聂市红茶畅销,交易商号一个挨一个。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湖南建设厅《建设月刊》资料统计:聂市年产红茶3万箱,黑茶6万箱。茶箱分二七箱、三六箱两种,每砖重1.5公斤,每箱重94公斤。民国二十六年《中国实业志》载:临湘茶行36家,其中聂家市24家,如太和生、德盛和、瑞生祥、兴盛祥、方源顺、义新仁等。在清光绪后期还将厂店办到了安化县。抗日胜利,虽复兴有限,但仍有10多家茶行,60多家商号,殷实之户比比皆是。
聂市镇的建筑与茶庄浑然一体,相互呼应。街头有福音堂,街尾是天主堂和王爷庙,街中有方氏贞节牌坊和康公庙,后街有江西茶帮集资建成的万寿宫。方志盛、同德元、杨茂兴、方兴发、胡天和、方永成等商号,临街而立,相当气派。
老街上的茶庄建筑基本上是三进或两进、上下两层的楼房,每进用石砌的天井隔开。下层前店后宅,这是明清时期独有的商业建筑特点。前进设有单相柜台或双相柜台,其谓之店,临街面一般无墙、无门,以天槽、地槽嵌入木板,早晨卸下利生意,傍晚嵌上保安全。中进、后进则是具有典型江南风格的民居宅所。墙体多为马头墙,威武雄壮,美观大方。门片、窗棂上的石雕、砖雕均为手工精雕。
从聂市河码头依山势蜿蜒而上,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弯弯曲曲,成一条曲线通向古街。昔日被称作小汉口的聂市古街,曾经红灯低悬,酒幌高挑,不知走过了多少商贾,又有多少来往的驴马车辗碎了暮色的宁静,那风靡江南的南方茶马古道和马背上的千年茶香,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里。但青石板仍留下驴马车辙压出的痕迹,折射出昔日的繁华,让人有着梦幻般的感觉。
聂市镇正是有了一条蜿蜒的母亲河,才孕育出聂市这一方文明。聂市河发源于五仙山东麓的横铺乡,流经横铺、桃林、城南、聂市等8个乡镇,最终在源潭双河口注入黄盖湖而汇入长江,因而聂市河成为聂市乃至临湘与外部世界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商家们就是凭借这条河将茶叶转运长江,再运往西北地区销往蒙古、俄罗斯,乃至欧洲等国。聂市集镇由此而兴旺。
(三)将军故里是茶街
在岳阳,人们提起长寿街,就知道长寿五里八将军。1955年新中国第一次授军衔,平江52人授予了将军军衔,长寿籍的就有12人。其中中将5人(张震、刘志坚、方强、方正平、吴信泉);少将7人(张正光、方正、喻缦云、方国安、方国南、李光辉、郑贵卿)。长寿街在共和国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
长寿街不仅是将军之乡,也是历史上商贾云集之埠,俗称小南京,茶叶贸易催生了这条商贸古街。长寿街古朴典雅,青岚环拥,流水潺潺;周围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堪称物华天宝,秀甲一方。
自清康熙年起,长寿地区的农民因地制宜广植茶树,加工红茶,长寿镇一带属于全国最早生产工夫红茶的地区之一。清末民初,由于粤、闽沿海客商大量的资金投入,当地的红茶贸易已达到鼎盛时期,一个只有1000多人常住人口的边远小镇,就开有几十家红茶行,并在江西修水、铜鼓边界和附近产茶区设有百多处收购点,几十家茶行一天的收购量上百吨,当年茶叶生意之红火,可见一斑。销售方面,地方茶商与平江商会合作在武汉的大董家巷购置了一栋三层木楼房,设立办事处,与驻武汉的全国各地商家和外国客商联系业务,当时的红茶就已远销欧亚。
据同治《平江县志》载:本邑产茶颇多,有茶税,道光末,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当不下数十万金。又据王彦《平江县经济调查报告》载:平江之主要产地为长寿、思村、张市、浯口,产量最丰时,曾达八万箱。当时,广东、福建、安徽、山西、江西诸省客帮,赴长寿街采办茶叶者源源不断。当时长寿街设有茶行28家,如万镒生、复兴、阜源等茶坊和福建、江西客帮建的后宫、万寿宫。当时长寿街有一首民谣说:长寿街,长又长,拆了旧屋做茶行。
平江产红茶,始于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左右),盛于咸丰年间(1851-1862年),当时全省红茶年产量约10万箱,(每箱27.5~32.5公斤),其中平江最高年产量达8万箱,占全省的80%。光绪中年(1886年左右)长寿街有茶号24家,运至汉口市场,达23640箱。当时茶价很好,每担红茶折合大米,高的达38担,一般在10~18担之间,有斗米斤茶之说,从而促使茶叶收购量迅速增多。
民国时期,长寿街的茶叶产销仍十分兴旺。据民国二十六年《中国实业志?湖南卷》载:全省75县中,除滨湖数县外,殆无不产茶者。全省共有茶厂184家,平江最多,计84家,临湘次之,计36家,安化又次之,计34家,其余长沙15家,湘阴8家,新化4家,浏阳3家。
长寿街的繁华得益于汨罗江。汨罗江绕镇而过,为幽静的古街带来了灵气。汨罗江发源于江西省修水县黄龙山,经白石桥,于龙门流入平江县境内,自江西至湖南,长寿街为第一码头,江西修水的茶叶靠船运至长寿街加工,再销往汉口。清晚期至民国二十年前,每年2-7月,邻近的修水、铜鼓、抚州等地和附近的农村,大批男女来采茶、制茶,人口最多时有1万多人,往来客商云集,交通运输全凭汨江水运。
长寿街河南桥的水运码头,就是当时红条石建造起来的,每年春汛,即有排成长龙似的船队开来,最大的船可装载15吨茶叶。晚上满河灯火辉煌,形成河街,两岸与河街交相辉映,时有当地花船穿梭往来,笙歌嘹亮,通宵达旦,似秦淮河一样繁华,船上客商巨贾,登岸品尝长寿小吃五香酱干,茶楼酒馆生意兴隆。白天常见搬运工人忙碌的身影,喧嚷的呵嗬声,配合着船工们的号子,连成一首悦耳动听的欢歌;河中点点帆影,岸上幽幽茶香,好一幅美丽的茶乡图画!
抗日战争爆发后,平江茶业一筹莫展,长寿街的茶叶销售陷入低谷。长寿地区著名茶商吴树山、赖逸夫等,明察到茶叶外销下降的症结,改造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非本县能力所及。当时驻汉口的平江同乡会会长吴树山(瑞珊),曾上书国府,对茶叶加工技术提出了十四条建议。国府仅授予吴树山为茶叶技术改进委员会委员,但对茶叶加工技术和设备,并未真正重视,更谈不上人力、财力、物力上的支持,以至在日军占领以后,平江茶叶外销竞争力丧失殆尽。
(四)瑶人植茶龙窖山
龙窖山,位于临湘市区东南30公里羊楼司镇境内,又名药姑山,面积200平方公里。龙窖山有天然的老龙潭瀑布,瀑布高40米,宽3米,终年像一匹洁白的丝绸,从天飘落。溅起飞花,蒸岚生雾,声如奔雷。幽冥之中,潭深不可见底。如山风临谷,横飞的水沫于斜阳里幻现缤纷七彩。雷公崖下有一深谷,叫锦绣谷。谷长约一公里,两壁高数十丈。岩壁陡峭,林木葱绿。秀丽的龙源水库,古老的青石寨,珍稀的白果树。这里山峦重叠,烟霏雾结,晴日不消;这里气候宜人,景色如画,犹如世外桃源。
龙窖山人工种植茶的历史非常悠久,是湘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据有关史料记载,秦灭楚后,生活在鄂西和江汉之浒的瑶族先民因氏族争战与天灾人祸,只好漂洋过海(瑶民把洞庭湖看作海),举族南迁。龙窖山处洞庭湖东南边,瑶民一到药姑山下的三江口,便觉这是盘王的神灵赐给他们的理想家园,于是便在这个峒中斩败青山种落地,结束了他们的迁徙生活。瑶人入住药姑山后,即开始了药姑山种植茶的历史。瑶民史诗《千家峒歌》唱道:爱吃香茶进山林,爱吃细鱼三江口,就是他们的生活记录。龙窖山从瑶民吃茶、种茶至今,有近三千年的历史。
龙窖山茶区,包括湖南省临湘市的羊楼司镇、文白乡、龙源乡、壁山乡、詹桥镇、忠防镇、五里乡、聂市镇、坦渡乡和定湖镇;湖北省赤壁市的赵李桥镇、茶庵岭镇和新店镇;崇阳县的泉镇、石城镇、沙坪镇、肖岭镇;通城县的大坪乡与北港镇。该茶区是鄂南、湘北的主要产茶区,是中国的金三角。因龙窖山在湘鄂有不同称呼,故龙窖山茶、药姑山茶、邑茶、松峰茶、芙蓉茶等均为龙窖山茶区中的名茶。
龙窖山不仅植茶历史悠久,也是湖南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湖南茶歌的故乡。泉为井,山为家,古木村墟风雨斜。绕物不种桑与麻,前山后山都是茶。朝朝暮暮勤采摘,卖与商人尽新芽。这是清末秀才武树炳创作的一首脍炙人口的《采茶歌》,反映了龙窖山茶区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种茶的习惯。还有一些文学价值很高的茶歌,如《茶乡歌》《茶户歌》《茶栈歌》《茶庄歌》《茶坊歌》等。
岳阳茶文化遗址遗迹很多,市城区有灉湖、灉湖寺、茶巷子、城陵矶港;君山区有柳毅井、二妃墓;岳阳县有饶村堡驿道、唐代鹿角窑遗址;云溪区有唐代王朝场旧址、明代城墙、清代石拱桥;临湘市有龙窖山瑶族植茶遗址、聂市古茶镇、源潭镇运茶码头旧址、黄盖镇以茶代酒典故发源地,羊楼司镇撑旗岭古驿道;平江县有长寿古茶镇、南桥乡古茶道、梅仙镇徐公岭茶亭、三墩乡八里茶亭,犁树坳茶亭、思村乡怡丰茶行旧址;湘阴县有左宗棠故居柳庄茶园、岳州窑旧址、岳州窑遗址博物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