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25 03:57:38
1. 吊脚楼,又称“吊楼”,是我国苗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的特色民居。在渝东南、桂北、湘西、鄂西、黔东南地区,吊脚楼分布较为集中。
2. 吊脚楼的建造通常依山傍水,依据地形地貌进行布局,注重朝向,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它属于干栏式建筑的一种,但与传统的干栏建筑有所区别。干栏建筑是完全悬空的,因此吊脚楼被称为半干栏式建筑。
3. 吊脚楼的建筑特点:其主要结构是正屋建在实地之上,厢房一侧与正屋相连,其余三侧悬空,由柱子支撑。这种建筑形式既保证了通风干燥,又能有效防止毒蛇和野兽的侵扰。楼板下方空间还可用于存放物品。吊脚楼还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优雅的“丝檐”和宽敞的“走栏”使其独树一帜。相较于“栏杆”建筑,吊脚楼在摆脱原始性方面更为成功。
4. 吊脚楼的房屋结构:依山而建的吊脚楼,在平地上使用木柱支撑,形成上下两层结构,既节省土地,又降低造价。上层用于居住,通风干燥,是居室;下层用于饲养牲畜或堆放杂物。一般家庭建筑规模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家庭为5柱2骑或5柱4骑,大家庭则可能采用7柱4骑或四合天井大院的形式。4排扇3间屋的结构中,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主要用于居住和烹饪。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前后两半,前面作为火炕,后面作为卧室。吊脚楼上方设有环绕的走廊和栏杆。